1、酸笋煮肉,肥肉一点不腻。还能煮鱼、牛肉、鸡、青菜等。酸笋不但是调味品,而且是一道味道独特的菜,滋味鲜、酸、嫩、脆。不管什么菜放了酸笋就会改变原来的风味,妙不可言。
2、云南地区的傣族有食酸笋的习俗。形成这个习惯有两个原因,一是傣族居住的地方气候炎热,食酸能防暑解热,因此傣家大部分菜肴都带有酸味。二是傣族居住地区属亚热带湿热气候区,竹林随处可见,竹笋取之不尽。因此每家每户都要腌百来斤酸笋。
1、绿竹笋1200公克,盐40公克竹笋去外壳,削掉较粗的部份,切片备用。
2、取一调理盆,放入作法1的竹笋片及清水,水量需盖过竹笋片,浸泡约10小时,捞出竹笋片。
3、另取一调理盆,放入温水(水量盖过竹笋片),再放入作法2的笋片浸泡12小时,捞出竹笋片并沥干水分。
4、在作法3上撒上少许盐(份量外)拌匀,再以重物压约2天让竹笋片出水。
5、将作法4的竹笋片加入盐拌匀,取一玻璃瓶,将处理好的竹笋片均匀的放入瓶子中压平,约3天即可食用,放入瓶中约可保存1年。
1、准备好下列食材:莴笋洗净去皮,然后切粗条,豆干和胡萝卜也切粗条。
2、锅中放入稻米油,油热后放入姜和蒜煸出香味。
3、将豆干放入锅中,用铲子翻炒一会,使之均匀受热,吸收葱姜的味道。
4、将胡萝卜放入锅中翻炒几下,和其它食材充分混合。
5、当汤汁收浓一些的时候将莴笋条放入锅中,最后将切好的葱花放入锅中翻炒几下。
笋的介绍中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和绿竹等。
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
1、春笋500克,酱油、糖适量,姜汁少许。
2、将竹笋斩掉老根,横着切成两片,然后用刀切成4厘米长、1厘米厚的长方条。
3、烧热锅,下油,至五成熟时,将笋条逐一放在油锅中炸至断生后捞出。
4、将笋全部炸熟后,倒掉锅中余油,放入姜汁、盐、酱油、糖和笋条,用大火炒至染上色、入了味后,再加些汤、味精用小火加盖焖至卤半干,再改用大火收干,下香油拌匀即可。
更多“傣族酸笋怎么吃”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