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被称为是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山里的神话。拥有这般美誉的客家民居有什么样的优点呢?是什么让它独特的建筑完整保持至今呢?下面,就和小编奇去了解一下吧,这样的客家民居你值得一看。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
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既无开头又无结尾的圆楼土楼。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
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客家民居是广东、福建,台湾等省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今天要介绍的惠东客家民居大多属山区,当地有七八种方言,客家方言最具影响力。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的民居特点和民俗风情吧。
民居特点:
在惠东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有不少著名的古民居或古围屋,其中有多祝皇思扬古民居、白花田洋村的“原田新居”围垅屋、田坑古城、白花苏茅笼古民居、吉隆平政村四角楼等。
其中田坑古城位于南山脚下的田坑村,是一个有明显客家特色的建筑群体,占地1.2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末,建成于清初,内有20多座四合院式民宅和众多房屋组成的“城”,整座城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全城仅在东面设一大门出入,四周用青砖或三合土筑起高大坚固的城墙,上有七个高大的角楼组成“七星伴月”,城里有400多个房厅,能住100多户700多人。
民俗风情:
惠东客家人仍然沿袭上辈人的风俗习惯,一日三餐,饭桌上摆的多是咸菜杠菜,红烧肉或白煮肉是稀罕菜,白切鸡敬来客者,叫“无鸡不排场”。孩子生日让他(她)记农历(阴历)而不记新历(公历)。
感冒时不喜欢看医生,而用挟痧(刮痧)或在山上摘中草药煮水冲凉或用其热水气闷半小时,病即退去。客家人迁居如手头不宽裕或没时间请客,就“借住”,先搬进去住下来后再请客,举行落新屋仪式。
喜欢说“四句”,如“带来子孙千千万,带来银钱万万千”类似的吉利话。女孩子从幼年时习惯凑在一起学唱“行嫁歌(出嫁)”,行嫁时越会哭,妹家就越兴旺,这是客家人“嫁妹子”的习俗。
客家人有句俗话经常挂在嘴里,即“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意警告那些不孝子孙,让他们要孝敬父母。
朴素勤劳的惠东客家人,用唱山歌来消除劳动疲劳,山歌内容有爱情山歌和劳动山歌,建国后还有歌颂我党的山歌。有句俗话说:平山亚妹好插花、多祝亚妹好挟痧。平山亚妹爱漂亮,发髻上经常插着鲜菊花、米碎兰、玉兰花、玫瑰花、茉莉花、鸡爪兰等,而多祝亚妹有病没病也在鼻梁上、脖子上挟上一条条红色痧印,显得其妩媚娇嗲,喜欢平山亚妹的唱赞扬歌,喜欢多祝亚妹的唱怜爱歌。
此外,还有比喻歌、逗乐歌,如逗乐歌:“想妹想到发癫狂,神龛捞过(以为)妹眠床,揽等(抱住)观音斟下嘬(亲一下嘴),一厅佛祖笑断肠。”
客家民居客家民居特点:其样式是圆形围屋或土楼,点缀说明地处偏僻的山区,世界民居奇葩是用比喻和比较来说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
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营垒式的住宅及这样建造的原因和作用,营垒式住宅的建材,外观和整体布局等特点,紧接着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椭圆形状的,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
客家民居: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
傣家竹楼:傣家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西双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另外,其防盗的特征非常明显,因为竹楼的地板只要有人走动就会有声音,很适合古时候土匪较多的情形。
更多“客家民居的优点,现代人享受不到的”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