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先用一台空压机将模板内杂物吹扫干净。
顺序:
1、分区流水施工,每一流水段内混凝土连续浇筑,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2、为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内卸出时,自由倾浇高度不得超过2米,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斜槽下落,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填以30至50毫米的同配比去石子砂浆;
4、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5、使用30,50插入式振捣棒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厘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1、是在砼浇筑完毕后的3~12h内用草帘、麻袋、锯末等将砼覆盖,浇水保持湿润,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拌制的砼养护不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和抗渗砼养护不少于14d;当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时,在砼浇筑后的最初3d,白天至少每3h浇水一次,夜间应浇水两次,以后每昼夜浇水三次左右,高温或干燥气候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2、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得浇水。
3、对于地坪、楼屋面板等大面积结构可采用蓄水养护;对于贮水池一类工程可在拆除内模后采取注水养护;对于地下基础工程可采取覆土养护。(预制构件浇水养护,基础工程的覆土养护)
塑料薄膜保湿养护:
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物,使砼与空气隔绝,水分不再蒸发,水泥靠砼中的水分完成水化作用而凝结硬化。它改善施工条件,节省人工,节约用水,保证砼的养护质量,保湿养护可分为塑料布养护和喷涂塑料薄膜养生液养护。(排桩的保湿养护,框架柱的保湿养护)当采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时,其外表面全部应覆盖包裹严密,二级建造师并应保护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1、地面之所以会出现掉皮起皮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因为地面的表层有一层混凝土材料,这层材料是为了提高道路耐磨性,抗渗透,抗冲击能力,同时提升道路美观度而设计的,在道路,混凝土地面的使用中,这层路面确实起到了增加道路强度,提高耐磨,防腐蚀的效果,而且有保护道路基层的效果,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2、之所以要在混凝土结构上再铺装一层表层材料,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如果道路的基层机构受损的话,不仅修补起来难度更大,而且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还更高,工期更长,而道路表层具有保护基层的作用,表层受损一般就是出现了我们所说的表层病害,这类病害解决起来比修复道路基层机构要相对容易一些,不过,如果一个道路上反反复复出现这个问题,处理起来还是非常让人头痛的,而且经常路面表层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到道路的基层机构质量。
3、混凝土路面起皮掉皮是混凝土路面表层病害的一种,也是经常出现在路面上的一种,在这里,可能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经常出现的就是不容易修补好的,其实不然,经常出现并不代表它是不容易修补好的,表层病害之所以经常出现,主要是因为表层路面经常受到车辆的碾压,磨损更加的严重,而表层病害又不是一种难处理的病害,所以,只要我们进行了正确的操作,混凝土路面表层病害其实是比较好处理的。
4、混凝土地面起皮掉皮意味着表层材料破损了,这时,如果我们对其进行修补,我们第一步需要把破损的路面材料用工具清理掉,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对路面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在路面干净,湿润,无明水的情况下,再使用混凝土路面表层病害修补材料来对其进行表层修复,修补时需要注意材料的铺装时间,最好在材料搅拌均匀的情况下,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造成材料的铺装,防止材料初凝,影响其对病害的修补效果。
5、只要这些方面都做好了,混凝土路面起皮掉皮的问题其实很好处理,也能得到彻底的修复。
更多“混凝土浇捣施工顺序”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