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定PLC的恒压给定为P。
2、假定变频器的模拟量输出设置为输出频率F。
3、P1为PLC的一个模拟量输出, 接到变频器的模拟量输入端, 作为变频器的速度给定。
4、系统的水压反馈信号P2, 接到PLC。
5、假定现在系统从初始状态-三台水泵均未启动 开始运行, 水泵的启动顺序为1-2-3。
6、系统启动后, PLC比较P和P2, 经过PID后得到P1, P1送至变频器, 同时PLC的DO控制水泵1的接触器, 将水泵1连到变频器的输出, 然后变频器启动。
7、变频器启动后, 水泵开始运行, 随着转速增加, P2的数值开始上升, PLC的PID持续调节P1, 当P1达到50HZ-即水泵工频时, 若P2仍未达到恒压给定P, 且变频器的模拟量输出-即变频器的输出频率F为50HZ, 那么PLC程序会将水泵1切换至工频运行, 然后启动水泵2。
8、水泵2的启动过程, 就是1-7的重复, 若水泵2达到50HZ, P2仍未达到P, 那么PLC会将水泵2切换至工频, 然后启动水泵3。
变频器p按键,这个就是待机的意思,主要就是进入到了睡眠的状态,不再进行工作。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就是用来给变频器模块和散热器降温的,小功率的就是手掌那么大黑色的四方的框罩装在变频器一端的,大的就叫涡轮风机啦
变频器的散热风扇没那么高的电压,一般都是12V,5V,24V的直流电
一般变频器风扇是不受控的,一会就停时量下风扇是否供电中断,如没有中断而不转还是换风扇吧,大功率的要考虑风扇电容
1、将外接电位器的两端分别接变频器的+10V和ACM,将电位器的滑动端接电压输入端AVI。
2、变频器与外接电位器之间的连接线要选用屏蔽线,且要三线均屏蔽的,如果变频器与外接电位器之间距离超过2米,就要考虑屏蔽线的质量,线径不能小。
3、如果变频器与外接电位器之间距离超过10米,那么在保证屏蔽线的质量和线径下,还需要再套铁管。在保证屏蔽线的质量和线径下套铁管,距离可以超过200米,原则是变频器端,线路压降可以忽略,若压降过大,可以用单芯铜线屏蔽代替屏蔽线。
4、变频器的控制如果采用闭环自动控制,必须将工艺参数,如生产过程中的流量、液面、压力、温度等通过变送器、调节器转换为4~20mA的信号,送至变频器的信号输入端,才能达到变频控制的目的。频率的设定可以通过外接频率设定电位器的方法来实现。
1、变频器原理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原理,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的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人们使用的电源分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一般的直流电源大多是由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器变压,整流滤波后得到的。交流电源在人们使用电源中占总使用电源的百分之九十五左右。
2、在变频器计算最佳的输出电压时考虑了电机的常数,所以可得到最佳的电机励磁。因为变频器连续的检测负载电流,变频器就能调节输出电压与负载相匹配,所以电机电压可适应电机的类型,跟随负载的变化。将矢量调制的原理应用于固定电压源PWM逆变器,这一控制建立在一个改善了的电机模型上,对负载和转差进行了补偿。
3、变频器中的整流器可由二极管或晶闸管单独构成,也可由两者共同构成。由二极管构成的是不可控整流器,有晶闸管构成的是可控整流器。二极管和晶闸管都用的整流器是半控整流器。
更多“恒压供水变频器设置方法”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