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作者无限感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
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1、要练好《二泉映月》基本功一定要扎实,毕竟它属于顶级曲目,阿炳老前辈创作了此曲,他在演奏中融入了多种演奏技法:(1)曲中大量的使用了定把滑指滑音,采用定把滑指的演奏方法,即一段旋律尽量在一个把位中演奏,就是虎口在原把位不变动,只用手指上下滑动按弦,听起来刚劲有力,这是阿炳独特的演奏风格。(2)在《二泉映月》中的长拍坡弓,每个延长拍都有右手一个轻晃动发出的节拍律动感,如一位饱受沧桑的老人拉着二胡一步一律动的情景。(3)曲中的抖弓(颤弓)别具特色,将乐曲情感一下子推向了高潮。抖弓练习时用弓稍部分,擦弦长度为半寸,由肩部为支点,右臂持弓伸展抖动而带动弓毛与琴弦快速摩擦发音,在《二泉映月》演奏中由弱到强再到极强,要有苍桑、悲凉和苦难感。(4)在《二泉映月》乐曲中,空弦“5”的上面标有“+”,这是一个拔弦符号,这种手法有的称作“带起”。空弦“5”这个音,其实并不是拉出来的,而是用按弦手指“带”出的“5”。在做“带起“时手指要把琴弦按实,弓毛贴在里弦,到节拍时手指轻轻一带,带出的“5”音要清脆、纯净。
2、注意的段落。要完全的理解曲子。全曲延绵起伏,要用心去体会、去演奏。《二泉映月》曲子的开头好使诉说口难开,慢慢切入主题,有时伤感、有时悲愤、有时欢快。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位老人向你诉说着他一生的苦难遭遇及沧桑岁月,将一肚子怨气宣泄之后,感觉无比轻松,随后心情逐渐恢复了平静,渐渐的消失在夜幕之中。所以说深刻地理解了曲子的感情,才能演奏好曲子。
3、二胡曲《二泉映月》中央教学版本把其中相近重复段删改成三大段,前面为引子段,中段好比正题,后面为尾声。这三大段音乐描写三段故事情节:(1)音乐的引子开头656432这是还未开声就是一声叹息,所以演奏时开始就要渐慢渐弱,到最后2音要延长两拍,在拉出2音前必须要有个小气口,如唱歌时换一小口气。在开头引子段落揉弦要轻揉、少揉。(2)在曲谱中每一段开始有几小节过门,这就是分开段之间的一个过渡,这第一段的开头和第二大段的开头两小节都是332 1;第三段,和尾声段的开头两小节调换了音符为331 2,这个转换乐段在学习中是容易犯错的地方,大家要注意。(3)第三大段又称高潮段,用到了次下把,这一段要有悲愤情绪,在苦难中挣扎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定把滑指上滑果敢、钢键,下滑显得稍慢,但均显得滑音有棱有角;揉弦要有力度,使用滚揉加压揉动作演奏,更能体现出悲愤的情绪。(4)尾声段在意境描述演奏中要显得很平和,以慢长弓,换弓无痕利用轻轻滚揉来演奏,最后要演奏的渐慢浙弱,尾声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
《二泉映月》分段及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父到二泉映月的情景。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
第三段(第5、6自然段):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名曲《二泉映月》。
更多“如何欣赏二泉映月”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