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技巧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技巧
更新时间: 2025-04-10 02:14:17 责编:酷奇网

(一)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技巧

1、要练好《二泉映月》基本功一定要扎实,毕竟它属于顶级曲目,阿炳老前辈创作了此曲,他在演奏中融入了多种演奏技法:(1)曲中大量的使用了定把滑指滑音,采用定把滑指的演奏方法,即一段旋律尽量在一个把位中演奏,就是虎口在原把位不变动,只用手指上下滑动按弦,听起来刚劲有力,这是阿炳独特的演奏风格。(2)在《二泉映月》中的长拍坡弓,每个延长拍都有右手一个轻晃动发出的节拍律动感,如一位饱受沧桑的老人拉着二胡一步一律动的情景。(3)曲中的抖弓(颤弓)别具特色,将乐曲情感一下子推向了高潮。抖弓练习时用弓稍部分,擦弦长度为半寸,由肩部为支点,右臂持弓伸展抖动而带动弓毛与琴弦快速摩擦发音,在《二泉映月》演奏中由弱到强再到极强,要有苍桑、悲凉和苦难感。(4)在《二泉映月》乐曲中,空弦“5”的上面标有“+”,这是一个拔弦符号,这种手法有的称作“带起”。空弦“5”这个音,其实并不是拉出来的,而是用按弦手指“带”出的“5”。在做“带起“时手指要把琴弦按实,弓毛贴在里弦,到节拍时手指轻轻一带,带出的“5”音要清脆、纯净。

2、注意的段落。要完全的理解曲子。全曲延绵起伏,要用心去体会、去演奏。《二泉映月》曲子的开头好使诉说口难开,慢慢切入主题,有时伤感、有时悲愤、有时欢快。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位老人向你诉说着他一生的苦难遭遇及沧桑岁月,将一肚子怨气宣泄之后,感觉无比轻松,随后心情逐渐恢复了平静,渐渐的消失在夜幕之中。所以说深刻地理解了曲子的感情,才能演奏好曲子。

3、二胡曲《二泉映月》中央教学版本把其中相近重复段删改成三大段,前面为引子段,中段好比正题,后面为尾声。这三大段音乐描写三段故事情节:(1)音乐的引子开头656432这是还未开声就是一声叹息,所以演奏时开始就要渐慢渐弱,到最后2音要延长两拍,在拉出2音前必须要有个小气口,如唱歌时换一小口气。在开头引子段落揉弦要轻揉、少揉。(2)在曲谱中每一段开始有几小节过门,这就是分开段之间的一个过渡,这第一段的开头和第二大段的开头两小节都是332 1;第三段,和尾声段的开头两小节调换了音符为331 2,这个转换乐段在学习中是容易犯错的地方,大家要注意。(3)第三大段又称高潮段,用到了次下把,这一段要有悲愤情绪,在苦难中挣扎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定把滑指上滑果敢、钢键,下滑显得稍慢,但均显得滑音有棱有角;揉弦要有力度,使用滚揉加压揉动作演奏,更能体现出悲愤的情绪。(4)尾声段在意境描述演奏中要显得很平和,以慢长弓,换弓无痕利用轻轻滚揉来演奏,最后要演奏的渐慢浙弱,尾声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

(二)二泉映月中心句是什么

二泉映月中心句是:看他身背胡琴渐渐消失在惠山脚下,乐音却久久散之不去。《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胡(拼音:Erhu)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葡萄熟了》等。

(三)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谁

1、《二泉映月》的作者是阿炳,无锡人。

2、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3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3、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更多“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技巧”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15天天气

其他资讯

宠物资讯

房产资讯

家居资讯

星座资讯

绘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