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前361年到前338年,在位24年
秦惠文王:前337年到前311年,在位27年
秦武王:前310年到前307年,在位4年
秦昭襄王:前306年到前251年,在位56年
秦孝文王:前250年到前250年,在位1年
秦庄襄王:前249年到前247年,在位3年
秦始皇帝:前246年到前222年(为秦王),前221年到前210年(为秦帝国皇帝)。
子岸是秦穆公时期名将由余的后人,按照当时的风俗,子岸并不是指姓和名,而是字,这是对贵族男子称谓。由余字怀忠。周武王的少子唐叔虞的十五世孙,晋鄂侯的曾孙,晋国人,因曲沃武王伐晋流亡到了戎地,会说晋国语。戎王听说缪公贤能,所以派由余到秦国考察。秦穆公用计拜其为上卿,由余为之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并国十二,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使秦穆公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由余的子孙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形成由姓和余姓。
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名渠梁。
人物评价:秦孝公是秦国在危急存亡之秋适时而生的天才领袖,是秦国国政变法图强的最大推动力,是夯实整个秦,坚决的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取用军功爵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国民的征战热情,较为彻底根除秦国的封建制毒瘤,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使秦国国势蒸蒸日上,为其后代秦始皇赵政统一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华夏文明的进步。秦孝公初立,对穆公以后秦国的落后现状痛心疾首,他能顺应时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胆改革,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1、秦孝公儿子:秦惠文王。
2、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姓,秦氏或赵氏,名驷(一说名“骃” ),栎阳(今陕西阎良)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秦孝公之子。
3、十九岁即位,是为秦惠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当政期间,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4、公元前311年,去世,时年四十六,谥号为惠文,葬于公陵。
他自杀时候的情景是:田常向秦孝公深深一躬,激昂高声道:“田常身为稷下名士,非但做《恶政十陈》,且鼓动同人离开秦国。然则秦公非但不以为忤,反以国士待我。人云,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田常当以热血,昭秦公之明!”话音方落,长剑倒转,洞穿腹中,一股热血直喷三丈之外!”
田常在秦孝公面前自杀的原因:他自杀显示了他身为一个战国时代的“士”这个阶层的代表人物,为了报答秦孝公的知遇之恩,也是对自己做了对不起秦孝公的事情感到悔恨的一种愧疚心情的反应。所以他选择自杀。
更多“秦孝公到秦始皇有多少年”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