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是真实的地方,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海市蜃楼的出现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其特点是同一地点重复出现和出现的时间一致。
在近日,洪泽湖的海市蜃楼的奇观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而此次的海市蜃楼持续的时间长达40分钟,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这次令人叹为观止的洪泽湖海市蜃楼吧!
洪泽湖海市蜃楼 持续时间长达40分钟
在湖面西南方向,出现了一幢幢古城楼建筑群落,这些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十分清晰精美,有古色古香的八角城楼、居民房屋以及绿树丛林。至当天下午4点20分左右,这一壮丽景象慢慢消退,整个海市蜃楼盛景持续了40分钟左右。
据《洪泽湖大堤》记载,海市蜃楼在湖面出现又叫“湖市”,洪泽湖出现“湖市”最多的时候是清朝,一旦出现,便能看到各种玄妙的奇景。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有诸多传说,多以为是沉沦在洪泽湖底的泗州城的显现。
洪泽湖介绍
洪泽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地理位置在北纬33o06′—33o40′,东经118o10′—118o52′之间,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
洪泽湖湖面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库、航运枢纽,又是渔业、特产品、禽畜产品的生产基地,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誉。
洪泽湖名称演化
洪泽湖古称“破釜塘”。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从洛阳乘龙舟游幸江都,一路干旱,经过“破釜塘”时,喜逢大雨,水位大涨,一望无边,他一时兴起,就将破釜塘改为洪泽浦,洪泽之名由此而来。到了唐朝,又改称洪泽湖。
相关阅读:海市蜃楼是什么
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其本质是一种光学现象。
海市蜃楼的出现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其特点是同一地点重复出现和出现的时间一致。
比喻虚幻事物,也可用来形容心中想到但不切合实际幻想。平静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称海市蜃楼。是光线在铅直方向密度不同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蜃景种类很多,根据它出现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
出处:
语出《史记-天官书》:“海旁蜄(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语出《隋唐遗事》”张昌仪恃宠,请托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也作蜃楼海市。
1、光的折射。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本质是一种光学现象。原理是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2、海市蜃楼的出现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其特点是同一地点重复出现和出现的时间一致。
更多“海市蜃楼是真实的地方吗”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