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2、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1、承重墙是支柱上楼层重量墙体,它是支撑楼层重要骨干,也是断定室内安全的重要墙。如果房屋户型图中,工程图上会标记黑色记号就是承重墙,标记是白色墙体就是非承重墙,这类墙可以改造拆除,对房屋建筑不会有影响。
2、剪力墙就是房屋或者构筑物主要可以承受风或者地震作用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风墙或者抗震墙和结构墙。平面剪力墙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和无梁楼盖体系,它为了增加结构硬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它在某些部位可以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和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比较好。
3、简体剪力墙大部分都是用于高层建筑,它高耸组织和悬吊组织中,是由电梯间,楼梯间以及辅助用房来隔墙围成,它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而成,它刚度与强度是平面剪力墙可承受比较大的水平荷载。
剪力墙受地震作用破坏时,首先会在底部部位出现塑性铰,所以抗震设计时,为了保证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后具有足够大的延性,需要对剪力墙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予以加强,这个部位就称为底部加强区。
1、剪力墙螺杆间距:层高3米的标准层墙体应设置5~6道水平加固螺杆,水平加固螺杆间距不得大于500mm,最底下一道离地不得大于200mm,最上面一道离板底不得大于250mm;对拉螺杆采用Ф12螺杆,底下三道加固箍应采用两个螺帽加固,防止螺帽因震动而松动。
2、剪力墙支模:剪力墙龙骨应采用通长50*90进口方木、5#槽钢或40*60*3,0方管加固,净空间距不得大于200mm;所有模板拼缝处均应设置和槽钢或方管同规格进口方木加固,防止漏浆。;所有剪力墙应设置保证墙体垂直度的斜撑,防止在浇混凝土过程中产生墙体偏扭。
3、剪力墙定位:剪力墙模板安装前须设置离边200或300的控制线、轴线和剪力墙边线,用来复核剪力墙模板的定位和垂直度的准确性;在剪力墙支模前应对剪力墙底部进行砂浆找平或模板条找平,减少因墙模板与楼面存在缝隙造成漏浆。
4、堵头板固定:剪力墙堵头板模板拼缝处应采用方木固定,防止剪力墙阳角漏浆.对于较短剪力墙堵头板建议采用通长螺杆加固,防止剪力墙端头变形、胀模;剪力墙堵头支模前在剪力墙同一水平筋两端焊接对拉螺杆,用以加固堵头板和剪力墙阳角;
墙厚为250mm及以上时剪力墙阳角加固:在原剪力墙支模主龙骨上焊接一根12cm长钢管,然后采用对拉螺杆固定;层高小于3m和墙厚为200mm时剪力墙阳角加固:在原剪力墙支模长钢管上固定一个活动扣,然后采用对拉螺杆固定,端头加固钢管必须和剪力墙支模长钢管十字扣固定;剪力墙阴角加固:剪力墙阴角处必须采用两道穿墙螺杆加固,长方向阴角处穿墙螺杆应加长加固短方向端头板。
5、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剪力墙支撑条在模板拼缝两侧都应进行放置,其他部位放置间距不得超过600,保证剪力墙模板在加固时受力均匀,混凝土结构厚度一致;塑料保护层应固定在剪力墙主筋上,间距不得超过600。
6、剪力墙外墙接缝施工:在外剪力墙支模时,所有加固方木应与模板上口平齐,再在上口处结合预埋螺栓设置通长方木,用来固定上口模板,防止变形,保证墙体混凝土外边平直度;外剪力墙和核心筒处剪力墙在支模前接头混凝土面应先予以切割找平,保证接缝观感;外剪力墙配模时模板高度多配50mm~100mm,支模时下挂,在下层砼预埋螺杆作为模板底部加固。
7、剪力墙连梁加固:剪力墙连梁处水平加固钢管必须通长设置,与剪力墙连成整体,保证墙体与连梁接缝平整。
8、墙体预留洞、构件支模:墙体预留洞建议采用定型化钢模支模,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止洞口变形;所有外立面线条、柱、悬挑板等构件应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由于施工工艺要求必须分两次施工时应隔层施工完成。
更多“剪力墙是什么”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