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面层达不到强度而沙化、采用泌水性大的水泥配制混凝土。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3、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4、钢筋设置较密,粒径过大的石子或坍落度较小。
5、模板表面粗糙或黏附的水泥浆等杂物未打磨干净,拆模时表面不粘坏。
6、模板表面为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量过大。
1、剪力墙螺杆间距:层高3米的标准层墙体应设置5~6道水平加固螺杆,水平加固螺杆间距不得大于500mm,最底下一道离地不得大于200mm,最上面一道离板底不得大于250mm;对拉螺杆采用Ф12螺杆,底下三道加固箍应采用两个螺帽加固,防止螺帽因震动而松动。
2、剪力墙支模:剪力墙龙骨应采用通长50*90进口方木、5#槽钢或40*60*3,0方管加固,净空间距不得大于200mm;所有模板拼缝处均应设置和槽钢或方管同规格进口方木加固,防止漏浆。;所有剪力墙应设置保证墙体垂直度的斜撑,防止在浇混凝土过程中产生墙体偏扭。
3、剪力墙定位:剪力墙模板安装前须设置离边200或300的控制线、轴线和剪力墙边线,用来复核剪力墙模板的定位和垂直度的准确性;在剪力墙支模前应对剪力墙底部进行砂浆找平或模板条找平,减少因墙模板与楼面存在缝隙造成漏浆。
4、堵头板固定:剪力墙堵头板模板拼缝处应采用方木固定,防止剪力墙阳角漏浆.对于较短剪力墙堵头板建议采用通长螺杆加固,防止剪力墙端头变形、胀模;剪力墙堵头支模前在剪力墙同一水平筋两端焊接对拉螺杆,用以加固堵头板和剪力墙阳角;
墙厚为250mm及以上时剪力墙阳角加固:在原剪力墙支模主龙骨上焊接一根12cm长钢管,然后采用对拉螺杆固定;层高小于3m和墙厚为200mm时剪力墙阳角加固:在原剪力墙支模长钢管上固定一个活动扣,然后采用对拉螺杆固定,端头加固钢管必须和剪力墙支模长钢管十字扣固定;剪力墙阴角加固:剪力墙阴角处必须采用两道穿墙螺杆加固,长方向阴角处穿墙螺杆应加长加固短方向端头板。
5、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剪力墙支撑条在模板拼缝两侧都应进行放置,其他部位放置间距不得超过600,保证剪力墙模板在加固时受力均匀,混凝土结构厚度一致;塑料保护层应固定在剪力墙主筋上,间距不得超过600。
6、剪力墙外墙接缝施工:在外剪力墙支模时,所有加固方木应与模板上口平齐,再在上口处结合预埋螺栓设置通长方木,用来固定上口模板,防止变形,保证墙体混凝土外边平直度;外剪力墙和核心筒处剪力墙在支模前接头混凝土面应先予以切割找平,保证接缝观感;外剪力墙配模时模板高度多配50mm~100mm,支模时下挂,在下层砼预埋螺杆作为模板底部加固。
7、剪力墙连梁加固:剪力墙连梁处水平加固钢管必须通长设置,与剪力墙连成整体,保证墙体与连梁接缝平整。
8、墙体预留洞、构件支模:墙体预留洞建议采用定型化钢模支模,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止洞口变形;所有外立面线条、柱、悬挑板等构件应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由于施工工艺要求必须分两次施工时应隔层施工完成。
抗震设计时,为保证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后,具有足够的延性,应对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采取加强抗震措施。包括提高其抗剪切破坏的能力,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控制剪力墙的轴压比等,该加强部位称为'底部加强部位'。
剪力墙底部塑性铰出现都是有一定范围的,一般情况下单个塑性铰发展高度约为墙肢截面高度。但是为安全起见,设计时加强部位范围应适当扩大。
底部加强部位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如下:
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当结构计算嵌固部位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宣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部位。
2、高度大于24m的房屋:底部两层,地下室顶板以上墙体总高度的1/10,取两者较大值为底部加强部位范围。
1、钢筋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竖向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数绑扎;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数绑扎,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绑扎。
2、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更多“剪力墙混凝土表面沙化什么原因”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