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和标准,即以何种标准判断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在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
【法律依据】
《国家赔偿法》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国家赔偿的原因是由国家对于行使公权利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活动。
《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国家赔偿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一)支付赔偿金;(二)返还财产;(三)恢复原状。以上三种赔偿方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法律依据】
《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由此,国家赔偿必须具备五个要件:
(1)违法行使职权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行使职权的行为已被确认违法;
(3)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已造成了损害后果;
(5)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更多“国家赔偿的规则原则是什么”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