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诗人李白所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1、9月16日至19日,在配合节目录制时,约有1分钟的焰火燃放,具体燃放时间不固定,不存在大规模的焰火燃放表演活动。
2、随着国庆、中秋佳节的临近,央视中秋晚会正在洛阳市紧张录制。为配合晚会录制,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燃放的焰火,让市民在欣赏视觉盛宴的同时,提前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息。
烟花源于中国,始于唐代,盛于宋末,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花炮始祖为唐代的李畋。据史料记载,李畋公元601年农历四月十八日生于浏阳大瑶东风界。他受先人“燃竹驱祟”的启发,拜药王孙思邈(其时隐居浏阳城东“孙隐山”)为师研制火药,将火药填入竹筒内,改“燃竹”为“爆竹”。后又学习造纸技术,用纸筒代替竹筒,改“竹爆”为“纸爆”。从此,“以纸卷之、以药爆之”的爆竹(又称鞭炮、编炮)问世。后来,李畋子孙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和鞭炮总称“花炮”。
更多“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什么月下扬州”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