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门必修课,而刺绣的绣法也是有着许多的种类。其中最复杂巧妙的要属土族的盘绣了,它融汇了土族的文化内涵,让刺绣不管从哪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土族文化吧!
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盘绣也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
土族曾是一个马背上驰骋的民族,勇士们披坚执锐,也一定少不了盘绣品的装饰,厚实耐用的盘绣品符合了青海高原将士们出击杀敌时的军备需要。进入农耕时代后,盘绣品上的花草鸟禽图案,是土族人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反映出他们祈愿风调雨顺,生活美满的心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文化部和有关人士,对土族盘绣作了大量的发掘、抢救、继承和保护工作,古老而独特的土族盘绣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据考古发现,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出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盘绣品,由此可以推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技艺已经发轫。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独有民俗学、美学等多种价值。
青海省互助县的土族盘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绣法多样。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土族人的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鞋袜以及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都有盘绣。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土族盘绣由于精工耗时,绣品经久耐用。土族盘绣应用十分广泛,民间盘绣非常活跃。时至今日,土族妇女从头到脚用盘绣装扮,看上去花枝招展,如仙女下凡一般。
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
您可能还喜欢:
极具魅力的朝鲜族服饰文化
独特的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
景颇族民间传统体育:汤碟
有民族特色的帅气舞蹈:刀舞
1、大自然是多么心灵手巧,巧夺天工,竟装饰的如此淡雅而不失华丽。
2、满树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巧夺天工的金扇子,真是仙人彩绘妙笔天成。
3、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是巧夺天工呀!
4、远远望去,它像一座碧绿的宝塔,巧夺天工。
5、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吸引了大部分游客的眼光。
1、巧夺天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iǎo duó tiān gōng,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2、【近义词】玲珑剔透、鬼斧神工;【反义词】天造地设。
3、成语出处: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1、详细释义:夺:胜过。巧:精巧。本义: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不能指天然形成的事物。释义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2、出处:
郭小川《在社会主义高潮中》:”六亿双~的手,创造着自己的幸福“;
吴玉章《庆祝长江大桥通车》:”天堑也能飞渡,人力“。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的,世界之广人尽皆知,但只有真正在路上,看到那么多超越想象而又浑然天成的景色,才能体会什么叫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到那些经由人类巧思和辛勤工作而创造的工程,才知道原来人也能创作出巧夺天工的作品。那么就让城市文化为你介绍,世界十大奇异景观。
世界十大奇景之大蓝洞
伯利兹大蓝洞位于伯利兹外海约60英里的大巴哈马浅滩的海底高原边缘的灯塔暗礁(Lighthouse Reef),北纬17度18分54秒,西经87度32分6秒处,为一石灰岩洞、是目前已发现的全世界第二深的水下洞穴,是世界十大地质奇迹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最吸引人的潜水地点之一。
伯利兹大蓝洞是灯塔暗礁的一部分,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河时代末期,后来因为海水上升,洞顶随之塌陷,遂变成水下石灰石坑洞穴。伯利兹大蓝洞是一个较大的完美环状海洋深洞,其洞口呈现近乎完美的圆形,又非常巧合地与合围的环礁重合,从天上俯瞰仿佛是一道美丽的花环,呈现出深蓝色的景象,这一结构在世界上被称为“蓝洞”。
1971年,水肺潜水专家雅克—库斯托将大蓝洞评为十大最好的潜水地之一,大蓝洞内钟乳石群交错复杂,在水下面可以看到大型钟乳石和石笋,有的甚至达12米长。洞中更有品种繁多的鲨鱼,(据说多为个性温和慵懒不主动攻击的品种)伴随游客水下同游,可谓是美丽与凶险并存。
关于大蓝洞的成因,科学家们经过无数实地勘察及分析,如今已大白于天下。巴哈马群岛属石灰质平台,成形于一亿三千万年前。在二百万年前的冰河时代,急冻将水冻结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导致海平面大幅下降。
于是,出现了淡水和海水的交相侵蚀,致使石灰质地带形成了许多岩溶空洞,蓝洞即是岩洞之一。多孔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因重力及地震等原因而很巧合地坍塌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开口,成为敞开的竖井,当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后,海水便倒灌入竖井,形成海中嵌湖的奇特蓝洞现象。
更多“土族做工精细,巧夺天工的刺绣艺术”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