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中明确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结论:刮骨疗毒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书中医生没有提及名姓且刮骨的时间也没有定论,小说为剧情需要将该部分摆在了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1、刮骨疗毒就是指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三国志原文中,蜀国大将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右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根治。
2、关羽二话没说,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他。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动漫出成写的盘子,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所以后来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详细的描述了这一段既夸张的关羽非同寻常的大丈夫气概又赞颂了华佗的高明一道。于是便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刮骨疗伤比喻华佗给关羽治伤。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
华佗(华旉,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和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是中国最早开始进行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医生。
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发明了“麻沸散”来辅助外科手术。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所著医书已佚。
更多“在三国里关羽刮骨疗伤是真的吗”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