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1、生态环境保护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问题呈现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的特点,污染物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重,山水林田湖草缺乏统筹保护,生态损害较大,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存在高风险;
2、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上正进入跨越峰值并进入下降通道的转折期,总量仍处于高位。而且我国经济总量和增量持续上升,污染物新增量处于高位,环境压力十分巨大;
3、报道称,我国污染三大源头工业、城市生活、农业,只有城市生活这
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1、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 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
2、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的环境问题,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又可以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环境污染即包括由物质引起的污染,也包括物理因素引起的污染,后者又称环境干扰。而生态环境破坏则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1、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的增长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周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速度;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导致恶性循环,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等;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本身,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甚至损害环境效益以追求经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生活质量并不与经济效益成正比;
4、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等的主要成分,俗称瓦斯,甲烷主要是作为燃料,如天然气和煤气,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工业中,甲烷无色、无味,在一个大气压力的环境中,甲烷的沸点是负161摄氏度,空气中的瓦斯含量只要超过百分之5到百分之15,十分易燃,液化的甲烷不会燃烧,除非在高压的环境中,通常是4到5个大气压力,易燃。
甲烷泄漏: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污染。
1、大气污染:我们身边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2、水污染: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3、垃圾处理: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4、生物破坏: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更多“为什么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经济问题”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