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就是确立供给优先的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以投资拉动为基础、创新驱动为主导、经济效益为归宿的增长方式;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是用内需导向型经济代替出口导向型经济,用知识密集型经济代替劳动密集型经济,用幸福经济代替GDP经济。
供给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首先就是要处理好国民经济中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关系。以知识运营为主导产业、以基本建设为支柱产业、以高速路发展为基础产业,就是全球性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的优势产业——不是以某个产业为优势产业,而是以整个产业结构为优势产业。
它不仅是优势产业,而且是产业优势;它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化解才能过剩,抵御全球性金融危机,而且可以使中国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如下:
1、产业层面:需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是主要方式。
2、财税制度层面:需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3、调控层面:需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下游产业的发展,化解下游行业的产能,有效拉动就业。
4、资本层面:需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1、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供给侧”则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与此同时,“供给侧”则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
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更多“什么是供给侧什么是供给侧改革”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