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类型主要有: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三种。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从表现来看,黄疸是指眼睛、皮肤、小便发黄,称为黄疸。从抽血化验来看,黄疸是指血液中的胆红素,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三种,其关系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60%到80%的新生儿出生后会出现黄疸,2到3天出现,4到6天最重,7到10天开始下降,足月儿10到14天正常,早产儿要持续到二十天左右。五天的新生儿正是黄疸高峰期,足月儿不应该超过13.0mg/dl,早产儿不应该超过15.0mg/dl,否则就是病理性黄疸,需要查明病因,及时对症治疗,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
刚出生10天有黄疸是正常现象,为生理性黄疸,正常值为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足月的小孩60%、早产的小孩80%都可能出现黄疸,足月和早产的小孩正常范围不一样。足月的小孩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晚不超过2周消退,足月儿黄疸的峰值不超过12.9mg/dl,而且每天增长的幅度不超过5mg/dl。现在早产儿的存活率比较高,最早的有25-26周的早产都可能存活,早产的黄疸的正常范围判断应该根据早产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有没有高危因素比如窒息、感染或者喂养困难等高危因素,根据Fenton曲线综合到一起来判断早产正常或者是需要干预治疗
更多“婴儿黄疸多少类型”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