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扦插繁殖。对于龟背竹的繁殖方法图解而言,使用扦插繁殖的花友最多,因为扦插繁殖无论是操作还是成活率都非常高,被众多花友所认可。扦插繁殖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春秋季节,这个时候进行繁殖成活率是最高的,在扦插之前需要准备好适宜的土壤。扦插繁殖具体的操作是,选取一支生长健壮的侧枝,长度在15cm左右即可,剪去叶片并对其伤口做好消毒处理,待到伤口边干之后插入营养土中即可。接下来就是针对扦插,就是加强后期的管理,控制好环境的光照、温度、湿度,确保枝条的成活。
2、分株繁殖。龟背竹的分株繁殖的优势在于成型快,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完全成型的龟背竹。龟背竹的分株繁殖建议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进行,直接将成型龟背竹上侧枝整段剪去,并且保留其气根,这样可以提高分株的成活率。接下来直接将其栽入花盆,加强管理即可保证分株顺利进行。
3、播种繁殖。播种繁殖的成型较慢,但是播种繁殖可以让我们完全体会到养殖的乐趣,从一颗种子到成熟的植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的等待,播种繁殖需要保证环境温度在20℃左右,这样才能保证种子的发芽。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放在35℃左右的水中浸泡半天。然后准备专用的营养土对其进行养护,因为龟背竹的种子比较大,在播种的时候在土壤中挖一个洞将种子放入即可。接下来使用塑料膜对花盆进行封口,控制好环境的温度,半个与左右种子即可发芽,接下来摘除塑料膜,加强对小苗的养护即可。
1、土壤:采用肥沃疏松、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进行栽植,以腐叶土或泥炭土为最好。
2、龟背竹的盆器宜选用大盆栽培,用1根1.3~1.5米木棒,插 在盆中,栽上龟背竹,一防倒伏,二附柱生长茂盛。
3、光照:龟背竹耐阴,忌阳光直晒,作为盆栽放置在室内光亮处最为适宜。
4、气温:龟背竹喜温援湿润,正常室温即可生长良好,生长适宜气温为20-28℃,不耐寒,越冬气温要求在5℃以上。
5、水分:夏季需经常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水分含量,叶片经常保持清洁,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繁殖方式:扦插繁殖、分株繁殖、播种繁殖。播种繁殖的成型较慢,但是播种繁殖可以让我们完全体会到养殖的乐趣,从一颗种子到成熟的植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的等待。
龟背竹是天南星科龟背竹属植物,攀援灌木。茎绿色,粗壮,有苍白色的半月形叶迹,周延为环状,余光滑,长3-6米,粗6厘米。叶柄绿色,长常达1米,腹面扁平;叶片大,轮廓心状卵形,宽40-60厘米;中肋及侧脉表面绿色;侧脉8-10对,向上渐远离,II、III、IV级叶脉网状,不明显。花序柄长15-30厘米,粗1-3厘米。佛焰苞厚革质,宽卵形,舟状,近直立。浆果淡黄色,柱头周围有青紫色斑点,长1厘米,粗7.5毫米。花期8-9月,果于异年花期之后成熟。
一、如何盘枝
龟背竹的生长速度比较快,长势比较旺盛,如果长得比较长,可以在花盆中设立一个支柱,然后在墙上搭上几条线,使植株上过长的枝条可以顺着枝条支柱和线条生长蔓延,它是多年生的攀缘性灌木,所以枝条具有一定的攀援性,能够顺着搭建的线条生长。为了保险起见,也可以用铁丝或者细线进行固定,细心养护下可以形成一整面的龟背竹,看起来也是比较壮观的。
二、适当修剪
如果不想要这么长的枝条,家中空间比较有限的话,可以进行修剪。可以使用锋利的刀子进行修剪,先进行打顶,控制植株高度,不使龟背竹过量增高。选择生长过高的枝条从顶端剪下来,使植株上剩下的叶片长得茂密,促使植株生长美观均匀。
三、扦插培育
剪下来的枝条也不要随意扔掉,可以准备好合适的土质,然后进行扦插,培育出新的植株用作观赏,也能节约购买的金钱。
更多“龟背竹常用的繁殖方法是什么”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