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积公式小学五年级学的。小学数学的三角形面积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运用已有的平行四边形知识、转化的数学思想,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矩形由长与宽构成,其面积公式为S=a×b,其中S为长方形面积,a为长方形的长,b为长方形的宽。
2、两条对角线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
3、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长方形对角线长的平方为两边长平方的和,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1、圆的半径:r;直径:d;
2、圆周率:π(数值为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采用3.14作为π的数值。
3、圆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4、半圆的面积:S半圆=(πr2)÷2。
5、半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2。
6、圆环面积:S大圆-S小圆=π(R2-r2)(R为大圆半径,r为小圆半径)。
7、圆环面积=外大圆面积-内小圆面积。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c×h÷2
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
扩展资料:
相关性质及判定
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2、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判定: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周长公式
1、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L=a+b+c+d
2、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a+c+2b。
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²,S=π(d/2)²,(d为直径,r为半径,π是圆周率,通常取3.14),圆面积公式的是由古代数学家不断推导出来的。
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入手,让边数成倍增加,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逼近圆面积。
古希腊的数学家,从圆内接正多边形和外切正多边形同时入手,不断增加它们的边数,从里外两个方面去逼近圆面积。
古印度的数学家,采用类似切西瓜的办法,把圆切成许多小瓣,再把这些小瓣对接成一个长方形,用长方形的面积去代替圆面积。
更多“三角形面积公式几年级学的”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