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外强中干”的意思是说外有强形,内中干竭。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
这个成语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
当时,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外强中干”的由来),怎么能作战呢”但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战斗打响后,晋国的车马便乱跑一气,很快陷入泥泞,进退不得。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所以,“外强中干”最开始指的是马。
近义词:色厉内荏、外刚内柔、外方内圆、不堪一击
反义词:外柔内刚、外圆内方、坚不可摧、稳如泰山、牢不可破。
有两种动物符合:
1、狗:戌狗,戌:兴盛为虚。
2、马: 秦晋交战晋惠公用郑国马驾车。庆郑劝告惠公说外国马不好驾驭 而且这种马外表看似很强壮,实际上没有能耐,惠公没有听从劝说。战斗打响后,晋国的车马便乱跑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
外强中干说明的矛盾关系是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比如“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不是“正义战争”一定是“非正义战争”。还有一种关系是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比如“红色”和“白色”。不是“红色”,不一定就是“白色”。
指的是驴,有一篇寓言名:《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已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也,甚恐,然往来视之,益习其声,又进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说驴的嗓门大,没什么真本事,一开始唬得住老虎,后来被老虎慢慢识破,最后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意思就是说驴子外强中干。
外强中干是生肖龙、生肖兔、生肖蛇,外强中干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用作贬义。多用来形容貌似强大;实质虚弱的人或集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更多“外强中干是什么动物生肖”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