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不足会有哪些健康风险
喝水不足会有哪些健康风险
更新时间: 2025-04-09 17:29:54 责编:酷奇网

1、喝水不足会有哪些健康风险 哪些情况代表你的身体缺水了

由于工作繁忙或时间紧张,很多人都没有主动喝水的习惯,当我们感到口渴时,其实身体已经有明显缺水了,这对身体健康不好。那么喝水不足会有哪些健康风险?哪些情况代表你的身体缺水了?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喝水不足会有哪些健康风险

人体内约60%的水通过肾脏来排泄,如果喝水太少,尿液减少,其中的废物浓度就会增大,从而毒害肾脏。

当然,喝太少水还会有其它方面危害。喝水过少,当失水达到体重的1%时会开始感到口渴;达到5%时将难以集中精力,而且会头痛、烦躁、困乏;达到20%时会引起死亡。

那么,水要喝多少?

成年人每天要喝7~8杯水(1500~1700毫升)。

如果区分男女,成人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是男性1700毫升,女性1500毫升。

如果运动出汗、强体力劳动等情况,还要喝更多。

如果有肾脏疾病、或存在某些代谢性疾病等,喝多少,问医生。

哪些情况代表你的身体缺水了

判断身体是否缺水,最直观的办法是观察尿液的颜色,正常状态下人体的尿液是略带黄色清澈透明,尿液呈深黄色时,表示机体已经缺水,且缺水程度会随着尿液颜色的加深而加深。

此外,身体如果出现这9种症状,可能也是缺水的信号:

1.口腔干燥、舌头肿胀;

2.便秘;

3.皮肤缺乏弹性;

4.心悸;

5.肌肉痉挛;

6.头晕目眩;

7.疲惫;

8.眼睛干涩;

9.感觉过热。

当机体失水达到体重10%的时候,会出现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等症状,当机体失水达到体重20%的时候,会引起死亡。

所以每天最好有意识地少量多饮,但也不必听信网上的“喝水排毒时间表”,因为身体器官都是24小时“工作”的,不会按照特定的时间“排毒”。

一天的第一杯水一定是早上起床后,起床后先来一杯温开水,大概是300毫升左右,能唤醒身体代谢,让身体再开始运转起来,唤醒精神活力,改善血液浓度,更有利于健康。

第二杯水应该是早上九点左右,早上7:00-9:00是身体排毒重要阶段,这个时候一定要为身体补充水分,这样能促进肠道排毒。

第三杯水是在早上11:00左右,这个时候饮用一杯水能一定程度起到抑制食欲的作用,马上临近要吃午餐的时间,餐前来一杯水可以避免午餐吃太多吃太饱。

晚上7:00以后就不要再摄入过多水,当然是可以喝,只是饮水量稍稍要有所控制管理,否则很容易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隔天出现水肿。

2、哪些情况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至第4条,以及《婚姻法》第46条来看,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有:

(1)一般人格权。包括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其他人格利益。

(2)具体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

(3)隐私利益。

(4)死者人格利益。

(5)特定身份权。包括荣誉权;亲权、亲属权;配偶权。

(6)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其适用要件是:对象承载重大感情寄托且具有人格象征意义;因侵权而致永久性毁损、灭失,具有不可逆转型;权利人只能以侵权为诉讼时才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哪些情况该换车胎

1、轮胎老化:橡胶制品都有使用年限的,像车门的密封条,时间长了就会老化出现密封不严、开裂等现象。轮胎也一样,一般轮胎的使用年限在3-5年,时间长了即使平常开车很小心也会出现表面硬化、龟裂纹等现象。这样的轮胎算是完成它的使命了,该换了。如果继续使用就会出现爆胎的危险。

2、轮胎出现破裂鼓包:常开车时,轮胎难免会刮蹭或者扎到,比如停车时蹭到马路牙子。这样很容易导致轮胎胎侧受损鼓包或者破裂。轮胎鼓包是因为胎侧里面的帘子线断裂,这种情况最好及时更换受损轮胎,否则很容易出现爆胎。

3、轮胎的磨损标识:每条轮胎胎面的沟槽里都会有磨损标识,一般家用轿车的磨损标识厚度为1.6mm,如果您的轮胎花纹和磨损标识一边高时,说明该换胎了。

更多“喝水不足会有哪些健康风险”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15天天气

娱乐资讯

风水资讯

宠物资讯

房产资讯

体育资讯

育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