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南迁汉人与赣闽粤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嘉应州、赣州、汀州。而东江是主流客家地区的主要河流,源于赣州,一支流入梅州(嘉应州)、惠州、深圳入海;另一支流入汀州从闵西南入海。所以东江菜又叫客家菜
河源是广东省的一个特色旅游休闲城市,不仅有着美丽的水景等自然景观,在饮食文化上也有很吸引人的地方,今天本站要来盘点的就是河源当地最有人气的十大美食餐厅,一起来看看到河源要去哪里吃好吃的吧!
1. 水库人家宵夜档
2. 宇通客家食府
3. 陈记纯手工云吞面
4. 上城西门小吃
5. Onecoffeebakery
6. 塔斯汀中国汉堡
7. 老公园粥档
8. 潮汕海鲜老三大排档
9. 老农民土灶鹅农庄
10. 花季音乐餐吧
热度:88.4万
位于新江二路北23号,河源这家超火爆的小吃店,是在河源当地的吃货们都知道的一家夜宵宝藏店,招牌糯米饭据说一天卖出五百多份,萝卜粄和肉丸汤也是店里很受欢迎的菜品。
热度:61.7万
位于城北高速出入口东发佳园一期A栋1-3卡,宇通客家食府是专门吃客家地方菜的一个饭馆,而且它的位置就在高速出入口,很多过路的人都会选择在宇通客家食府吃饭,性价比也不错。
热度:12.6万
位于文明路212-3号,这家陈记是已经开了很多年的一家老牌云吞店了,不少河源当地人都吃过的,而且店里的环境也是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云吞都是纯手工制作,食材新鲜好吃。
热度:10万
位于上城东直街32号,西门小吃是河源上城一家老字号的小吃店,已经开了三十年,不少当地人推荐外地游客必打卡的小吃,很适合做夜宵的地方,店里经常是坐满了食客。
热度:9万
位于译译餐饮店,Onecoffeebakery作为河源的十大热门美食餐厅,是一家专门做烘焙西点的咖啡厅,店里的装修布置是木质复古的文艺风,各种私房烘焙也是颜值与口味并存。
热度:7.7万
位于旺福路北边一栋A东第四卡,塔斯汀中国汉堡是现在很火的西式快餐,在很多城市都有分店,这家旺福路的塔斯汀同样特别受欢迎,纯手工擀制的汉堡面饼口感更加松软香甜,很多人吃。
热度:7.6万
位于下角东北直街62号,这是一家喝粥的好去处,阿伯经营老公园粥档已经四十几年了,一直坚持用新鲜的食材煲粥,用料特别足,粥底绵软香甜,征服了很多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味蕾。
热度:6.6万
位于南方加油站后面安逸苑103号鸿顺汽车洗车对面,河源正宗的潮汕海鲜美食,据说开了二十多年,是老字号餐厅,生蚝打底的汤浓醇香甜而且很滋补,鱼面也是很多人吃过都说好。
热度:4.1万
位于双下村风车组地段中兴产业城往桂山500米处,开在半山腰的农庄,远离城市喧嚣,非常自然淳朴的一个农庄,而且各种走地鸡鸭鹅烧出来的菜肉质和口感都更加上乘,很多人来吃。
热度:4万
位于宝源一路大世纪威尼斯花园第一卡,花季音乐餐吧作为河源一大热门美食餐厅之一,是很适合朋友聚会和情侣约会的好去处,而且这边的主厨据说完全不输酒店大厨手艺,口感很不错。
客家菜是汉族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行于广东,客家菜以其独有的风味在中华美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客家菜的基本特色是,用料以肉类为主,水产品较少。想要了解更多就来客家菜文化吧。
盆菜作为客家菜的菜式出现由来以久,一般也称为大盘菜,大盘菜源于客家人传统的“发财大盘菜”,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大大的盘子,将食物都放到里面,和在一起,融汇出一种特有滋味。丰富的材料一层层叠进大盘之中,最易吸收肴汁的材料通常放在下面。吃的时候每围一盘,一层一层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浓,令人大有渐入佳景之快。
盆菜比之有来头的“一品锅”更富有乡土气息,看似粗粗的盆菜实质烹饪方法十分考究,分别要经过煎、炸、烧、煮、焖、卤后,再层层装盆而成,内里更有乾坤,由鸡、鸭、鱼、蚝、腐竹、萝卜、香菇、猪肉等十几种原料组成。盆菜吃法也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的宗亲法度,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寓意团圆,一派祥瑞气象。
大家手持筷子,在盆中不停地翻找,定然会呈现出情趣盎然的情景,而且越是在盆深处的菜,味道越鲜美。传统的盆菜以木盆装载,现时多数改用不锈钢盆,餐厅亦有采用砂锅的,可以随时加热,兼有火锅的特色。
很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广东沿海地区和香港新界乃至东南亚都有吃盆菜的习俗,盆菜作为餐饮业的一个奇葩,其烹饪方式的多元化,食材结构可随意变换,享用时营造的那种乐也融融的团圆氛围,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是难得的“和味”享受。
客家菜: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
客家菜肴:在榜上有名的系指东江客家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盐焗鸡、酿豆腐和红烧肉。与潮菜比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咸、熟”,而这又与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
首先,因为以往客家人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其次,客家人因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比较富裕的大户一天至少要吃一餐粥,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顿顿稀饭,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份;再次,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且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
原味可口:诚然,社会在不断变革,在如今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客家菜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东江菜在现代客家人的锅头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誉。原汁原味
原汁原味: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的食物,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食品的质量好、味道好与客家人的生态环境好尤其是水好有着很大的关系;二是烹调方法采用煮、煲、蒸和炖等居多,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与纤维;三是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一般用生葱熟蒜调味。
可口可心:所谓可口可心,系指清淡的口感、实惠的价码和调和的作用。其调和作用类似现代术语“饮食疗法”。客家菜中不少有滋阴降火、清肝明目、壮腰补肾、养颜益气等功效。
客家菜出自福建长汀和广东梅州,主要流行梅州、惠州、河源、韶关、深圳、赣州、龙岩、三明、贺州、玉林、防城港、新竹、苗栗、桃园等地。客家菜分布范围主要包括赣江、汀江、梅江、东江和北江流域的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和珠江口东岸的客家大本营,还有遍布于湘滇陕黔浙琼等省的散点客家居住地。
原料:苦瓜1500克,五花肉300克,盐,花生油,糯米,鱿鱼须,香菇各适量。
步骤:1、将糯米,鱿鱼,香菇用温水发好,糯米以泡到米粒变软为宜。
2、将苦瓜去皮去瓤,洗净,切10到15厘米圆墩。
3、五花肉,香菇,鱿鱼须切成粒备用。
4、用炒锅加适量油将糯米炒至透明。
5、将肉和鱿鱼,香菇等爆炒至六成熟或爆香,加入盐适量与糯米搅拌均匀备用。
6、将空心苦瓜墩填满糯米馅,摆入盘内,入笼蒸熟即可,也可直接放入电饭锅内加入泡香菇的汁煮。
更多“东江菜为什么又叫客家菜”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