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次生育来填补精神空缺。
让一个失独家庭能够变得再度欢声笑语的最好办法就是再次生育。新出生的婴儿会分散悲伤父母的注意力,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父母会慢慢淡忘自己曾经拥有另外一个孩子的事实。但小编不建议那些高龄的父母再生育,第一高龄生育会对产妇,胎儿都造成影响;第二父母要考虑周全,一旦自己离世了,孩子却尚未成年,以后交给谁照顾呢?
2、理性解决自身的养老问题。
当一个家庭失去孩子,又无法孕育新的生命时,这时候就需要家庭成员拿出毅力来了,失独是痛苦,活着的人必须坚强。有的父母总会焦虑:孩子不在了,我以后怎么办?我如何养老?关于这个问题小编建议要多向国外学习,国外很多家庭都会选择丁克,到了一定年龄后就去养老院生活,或者可以由自己的近亲照顾等,方法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不要因为孩子不在了,自己就没办法养老,从而歇斯底里。
3、和其他失独家庭交流,相互鼓励。
孩子离世了,父母自然伤心,每个失独家庭都会埋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别人家都能享受天伦之乐,为什么我们家不可以?中国拥有相当数量的失独家庭,失独人群并不孤独。现在互联网技术很发达,不少失独家庭之间都取得了联系,成立了qq群。如果谁感到悲伤了,可以在网上和有相同遭遇的人聊天,大家互相鼓励。
4、学会适应二人世界,慢慢遗忘。
当一个家里失去一个重要的人,剩下来的成员将会感觉无所适从。如果这个重要的成员还是联系父母关系的枢纽,那么这个家庭几乎就要解体了。小编能够理解失独家庭的不幸。但是不幸已经发生了!失去子女的父母要慢慢学会释怀,重回二人世界吧!慢慢遗忘过去,平静过完余生。
5、学做慈善,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当孩子离开后,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存在的意义都没有了。这时候要学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去想孩子的事。父母可以做别的,来寻求自己存在的价值。比如经常去给社区做做义工等等。放下怨恨,每天都要感恩生活。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走出了失独的阴影,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
6、无法排遣情绪,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当一个家庭刚失独,感觉悲伤绝望是很正常的。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会慢慢接受这个事实。但如果一对父母失独已经很久了,还是无法接受孩子的离开,时常会做出过激的行为来,这时候就要注意了:也许这对父母心理上已经出现焦虑,抑郁等。这时候需要接受专门的心理疏导,否则情况恶化了,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
“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按照已有数据有些机构做了样本统计: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按此统计,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
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金城乡统一标准,每户一次性补助3万元,其中精神慰藉费1万元,生活补助费2万元。同时,将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夫妇扶助金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1000元。
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2013年人口学家预计,中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民政部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中国计生协针对失独家庭开展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2013年将把项目试点扩大到全国49个地市。
1、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2013年人口学家预计,中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民政部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中国计生协针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失独家庭)开展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2013年将把项目试点扩大到全国49个地市。
2、2013年12月26日下午,国家卫计委等5部委发出通知,自2014年起,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中央财政按照不同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
1、不算失独家庭。“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
2、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3、2013年人口学家预计,中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民政部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所以,如果除了儿子以外没有其他的子女了,又超过五十岁,不生育又不想收养,就属于失独家庭。
更多“失独家庭怎么办”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