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陈与义
登岳阳楼陈与义
更新时间: 2025-04-11 00:43:58 责编:酷奇网

1、登岳阳楼陈与义

《登岳阳楼二首》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组诗。两首诗集登楼、观景、抒情、归途为一体,是不可分的。第一首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之感。第二首则是先对景物描写,然后再写归途,这首诗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作品名称:《登岳阳楼二首》;作品别名:《登岳阳楼》;创作年代:宋代;作品出处:《陈与义集》;文学体裁:七言律诗;作者:陈与义。

2、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3、登岳阳楼颔联赏析

颔联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洞庭湖水势浩瀚、雄伟壮阔的画面。坼,裂开,隔开,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湖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日月星辰都仿佛是昼夜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吴楚,为春秋二国名,大致上吴国在湖东,楚国在湖西,洞庭像是把两隔开。乾坤,此处指日月。

4、登岳阳楼是什么体裁

《登岳阳楼》的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

更多“登岳阳楼陈与义”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15天天气

育儿资讯

手工资讯

娱乐资讯

技术资讯

房产资讯

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