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赫兹至20000赫兹,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兆赫兹至30兆赫兹;
2.电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具有波粒二象性,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电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为光速,电磁波伴随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当其能阶跃迁过辐射临界点,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辐射,此阶段波体为光子,太阳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可见的辐射形态,电磁波不依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同于光速,电磁辐射量与温度有关,通常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或粒子都有电磁辐射,温度越高辐射量越大,但大多不能被肉眼观察到;
3.磁脉冲也叫电磁脉冲,由核爆炸和非核电磁脉冲弹爆炸而产生,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称为核电磁脉冲,任何在地面以上爆炸的核武器都会产生电磁脉冲,能量大约占核爆炸总能量的百万分之一,频率从几百赫到几兆赫,非核电磁脉冲弹则利用炸药爆炸或化学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通过微波器件转换成高功率微波辐射能,能发射峰值功率在几兆瓦以上、频率为1吉赫至300吉赫的脉冲微波束,在裸露的导电体上急剧产生数千伏的瞬变电压,对大量电子设备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坏;
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到20000Hz,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时,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约等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因此,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蝙蝠、海豚等可发出超声波)其定义,可能是因为此种声波超过人类听力频率范围的上限,故称为超声波。
2、频率超出人耳可听范围的声波。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赫,波长较短,近似作直线传播,在固体和液体内衰减比电磁波小;能量容易集中,因而能引起剧烈的振动,产生许多特殊效应。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方面。
更多“关于电磁波和磁脉冲还有超声波的区别”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